史记中记载“太公望吕尚者,东海上人”,姜太公不肯为商纣效力,归隐东海之滨,“姜太公垂钓于东海之滨”,这个“东海之滨”就是指江阴,春秋时代江阴就是长江的入海口。唐代柳宗元的《江雪》诗:“孤舟蓑笠翁,独钓寒江雪”。指的就是姜太公。姜太公最终选择明主周西伯,推翻残暴的商纣,江阴人为了纪念这位治国能臣,就他在垂钓的江边建立此亭。
看云听潮亭
亭上有一楹联,上联是“吴天低岸嘴,看云去云来,幻成今古”,下联是“东海叩亭阶,听潮生潮落,变尽沧桑”。此联既盛赞了鹅鼻嘴听潮涛的美景,又涵盖了江阴的历史沧桑,也暗指江阴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。看云听潮亭是一处看潮涨潮落、听涛声拍岸、品茗赏景的好地方。
奇观:一江春水向西流
在这里可以看到江水倒流的奇观,滚滚长江奔流向东注入渤海,在全国只有两处形成了蔚为壮观的 “一江春水向西流”,一处在世界第一大峡谷——雅鲁藏布大峡谷,马蹄形的峡谷四面环山,绿林掩映,飞奔而来的江水被绝壁山崖撞击着拐向相反的方向,形成蔚为壮观的“江水倒流”,发出阵阵吼声,似猛虎下山,震耳欲聋。还有一处就在这看云听涛亭,江阴黄山是天目山的余脉,又是长江下游最窄的地方,是咽喉部分,鹅山又直插江心,因此加速了撞击,使江面产生了大面积的迥旋,最终还是奔流到海不复还。
碑廊咏情
江阴历史悠久,名人荟萃,曾是江苏学使得驻地,故而先哲贤人、文人墨客众多,攀援登临鹅山,多有题诗留字。这里十块碑刻就是历经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几个朝代吟咏鹅鼻嘴的诗句。本碑刻延请全国著名中青年书法家挥毫,书刻俱佳,堪称诗、书、刻“三绝”,传诸后世,是江阴文化的瑰宝。
霞客寻源碑